古代蘇美爾文物,一把4600年前屬于皇后的豎琴
這架豎琴正式名稱為“牛頭豎琴”,別名“皇后豎琴”。
距今約4600年前的古代蘇美爾文物,在烏爾國王阿巴爾吉和王后蘇巴德的陵墓內(nèi)找到。世界上迄今為止最早發(fā)現(xiàn)的豎琴,現(xiàn)藏于大英博物館。
黃楊木的琴身,琴箱上鑲嵌著黃金鑄成的牛頭,藍寶石的眼睛,天青石的胡須。琴身上其余裝飾還有貝殼、金箔、紅寶石。
琴身正立面用貝殼鑲嵌的四幅畫由上至下分別描述了:
1、古巴比倫傳奇英雄吉爾伽美什與人面天牛相抱共舞;
2、雄獅用天狼送來的美酒佳肴開懷暢飲;
3、狗熊與驢子合奏豎琴;
4、山羊與人面蛇翩翩起舞。
此物被發(fā)現(xiàn)的時候,旁邊有十名身著華麗珠寶的女子殉葬。
這本身已經(jīng)是足夠令人印象深刻,浮想聯(lián)翩的畫面。
與這把王后豎琴同時被發(fā)現(xiàn)的姐妹琴“黃金里拉琴”在現(xiàn)代有了一段傳奇般的故事。
14年前,伊拉克國家博物館在戰(zhàn)爭中被洗劫,搶劫的歹徒不識這把琴的價值,將它破壞,把琴身上的珠寶搶奪一空后扔在停車場,只剩下牛頭。
一位英國劍橋的里拉琴演奏家想要重現(xiàn)這件瑰寶,于是發(fā)起一項非盈利項目,希望通過原件使用的材料和技術(shù)重塑這把琴。
當時正處于戰(zhàn)時巴格達的住民通過宗教人士的幫助征集到75公斤的雪松,英國皇家空軍和伊拉克部隊的幾位成員冒著極大的危險將這些材料運送的英國。
巴格達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搞來了天然瀝青,并和其它博物館的專家一起幫忙找文獻和資料。
一位德國女士拜托了伊拉克裁縫,裁縫又說服自己的朋友去沙漠弄到紅色灰?guī)r。
南非的黃金公司提供了黃金,青金石從唯一產(chǎn)地阿富汗購買,天然的琴弦由英國唯一的制造商捐贈,意大利的造船廠做出了前板浮雕。
美國與英國的大學均提供了支援,英國的珠寶團隊加上學生做完了金飾部分。制作過程中,為切割所有材料磨壞了6個金剛石圓盤,而這些由六位不知名的人士分別捐贈。
最終,在各方的協(xié)力下,重塑了這把黃金里拉琴。
這整個過程漫長并艱難,擁有不同膚色、民族、國家、信仰的一群人完成了這場傳奇般的接力。
被輕率的破壞,又艱難的重塑。
穿過戰(zhàn)爭,這把琴得以重生。
跨越4600年,人類的惡行與偉大都在這一把琴里匯合。
向考古與文博工作者們致敬,正是他們的執(zhí)著照亮了人類來時的路。也因為這樣傳奇般的創(chuàng)舉,人類對音樂與美的共同追求得以被證明及延續(xù)。
有些東西也許脆弱,但其中深藏的靈魂永續(xù)存在!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